鸭梨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领导 > 第一百零七章 冰红茶

第一百零七章 冰红茶

    第一百零七章 冰红茶

    刘家的罐头厂终于全面降价了。三瓶装的礼盒的零售价,仅仅相当于开发区罐头厂的一半。

    两家厂子的罐头,同质化程度相当高,刘虎这么一降价,可想而知,对于高名盛这边的压力有多大了。

    所以,高名盛一大早就跑来找王学平,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。

    王学平微微一笑:“名盛啊,你手里都握着底牌呢,担心什么?”

    高名盛摸了摸鼻子,苦笑道:“饮料厂的厂房都已经搭建好了,机器设备却都还在海上,这一天不安装调试完毕,我的心就不踏实啊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名盛啊,刘家财力不俗,最近又从银行里搞了笔贷款,他这才刚开始降价,咱们出手的火候还不到,必须要沉住气。”

    “主任,去看看咱们的新厂房吧?”高名盛满是期待地望着王学平。

    王学平心里有数。这些日子,高名盛确实辛苦了,既要忙着组织生产和销售,又要抽出精力来抓新厂房的建设,两头兼顾,人也跟着瘦了一大圈。

    “呵呵,那就去看看吧。”王学平站起身子,由高名盛陪着出了门。

    坐车来到新的厂房,王学平戴上安全帽,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得益于李大江在位时候的盲目征地,王学平在现有的土地上,建设起一座新的厂房来,其实并没有花多少工夫。

    为了掩人耳目,主要是防备刘虎父子察觉,王学平早早地安排老姐王学琴,利用兴旺公司的名义,派人和开发区罐头厂搞了个合资企业,双方各投资五百万rmb,各占50的股份。

    对外的名义的是扩建厂房,准备大上罐头生产线,为的就是迷惑住刘虎父子。

    实际上,在王学平的指挥之下,由兴旺公司做担保,开出了一张米国花旗银行的信用证,一次性从意大利的“博高得”公司进口了十条pet瓶无菌饮料热灌装生产线。

    在后世,进入新世纪之后,pet瓶无菌冷灌装技术。才开始盛行于世。

    传统的热灌装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高温热灌装,一种是中温灌装后再将产品升温到65℃~75℃进行巴氏杀菌。这两种方式无需对产品、瓶子和盖子进行单独灭菌,只需将产品在高温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即可对瓶子和盖子进行杀菌。无菌冷灌装首先需要将产品、瓶子、盖子分别进行杀菌,然后再无菌环境下进行灌装,直至完全密封后才能离开无菌环境。

    有了后世,毒奶粉的教训,王学平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预防措施,给予了高度重视。

    负责施工的神镇市第一建筑公司,还真的拿出了神镇速度来,几乎以每天一层楼的速度,硬是在一个月内,完成了主体建筑的核心部分。剩下的工作,就等着生产线到位,并开始调试了。

    王学平看了眼闻讯赶来的开发区副主任薛文,笑着问他:“设备什么时候到港?”

    “呵呵,快了。已经收了传真,不是明天,就是后天,远洋货轮就会抵达神镇。古主任也已经带着提货单,去那边打前站了。船一靠港,马上装上事先安排好的车皮,抢运回来。”薛文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要变成现实了,打心眼里高兴。

    王学平点了点头,嘱咐跟在身旁的郝刚:“你通知古主任,哪怕多花一倍的运费,也要在春运之前,把设备拖回来。这事办成功了,回头记他一功。”

    郝刚拿出一本小笔记本,一边复述了一遍王学平的指示,一边把这个指示记录了下来。

    旭日升冰茶也即将在明年上市了,王学平是想赶在它的前面,抢先一步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的饮料,包括冰红茶和冰绿茶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干,王学平就是打个时间差,迅速地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,提高饮料行业的门坎,让来自海峡那边的两家企业多付出一些代价。

    饮料这个行业,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,只要有人的地方,就会有喝饮料的需求。

    国内的饮料市场目前还是一片处女地,就等着王学平去开垦了。占了“先知”的优势,如果还不知道利用的话,那他就不叫王学平了。

    “名盛,保密工作做得怎样?”刘虎不是一盏省油的灯,只要让他闻到了味道不对,就很可能脱钩而去。

    “呵呵,目前知道要搞饮料的,除了我和薛主任之外。就是最近被您派到神镇去接货的古主任了。就连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都一直被蒙在了鼓里,不知道我们是要搞饮料。”高名盛很有把握地回答了王学平的疑问。

    王学平点点头,说:“继续保密下去,不过,这种事情瞒得过初一,却瞒不过十五,一旦正式开工投产了,就无密可保了。”

    薛文嘿嘿一笑:“按照您的计划,等他明白过味道来的时候,这罐头的价格战已经打到白热化了,即使想抽身出来,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吧?”

    “老薛啊,不要小看了刘虎,那家伙虽然作风有问题,头脑却很灵活。我看啊,我还是尽量不到这里来。”王学平觉得自己在县里的目标太大了,还是要注意一下为好。

    县城也就这么巴掌大一点的地方,他的公开行踪,不太可能瞒得过有心人。

    在厂房里转了一圈之后,王学平和薛文坐车进了市区。

    小车在一栋五层的办公大楼门前,停了下来,这里是王学平暗中成立的一家饮料研究所。食品饮料企业要想真正地做大做强,没有雄厚的技术支持。是不现实的事情。

    所以,王学平未雨绸缪,早在搞活罐头厂的第一个月,就安排薛文四处搜罗高级技术人员和这个领域的专家教授。

    薛文指着从楼内迎出来的一个白头发的老人,笑道:“主任,伍工来接您了。”

    王学平透过车窗抬眼一看,马上推开了车门,钻出车外,几个健步就走到了那位老人的身前,握住他的双手,埋怨道:伍工。您老怎么下来了?”

    伍工叫伍河谷,原来是“南冰洋”汽水的总工程师,因为发展技术的观点和厂长闹了些矛盾,结果,被整到了厂工会里去打杂,成天闲着没事干。

    薛文对这个行业了解很深,在征得王学平的首肯之后,经过熟人介绍,就用高薪把伍工给请了来。

    就连王学平也没有想到,伍工来了不到三个月,就收罗了不少在原来厂子里干不下去的技术员和工程师,甚至还把“南亚汽水”的技术副厂长都给笼到了身边,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。

    当然了,王学平也没有亏待这些人,按照合资厂的工资标准,刚入职的技术员,就可以拿到两千块的工资加奖金,这在当时,可真算得上是高工资了。

    一路上经过了几条保安的保护线,王学平满意地点了点头,笑着对薛文说:“薛主任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主任,这一切都是在您的支持下,建立起来的。远的不说,就拿饮料的口感来说,您的味觉是公认的最棒!”薛文不敢居功,把王学平推到了前台。

    王学平微微一笑,心说,不管是冰红茶也好,冰绿茶也罢,我一年至少得喝好几百瓶,再不熟悉口味,这几十岁就白活了。

    四楼是核心实验室的所在地,在门口,王学平很守规矩地换上了无菌服,戴上了特制的帽子,经过全身消毒之后。这才被请进了主实验室。

    室内纤尘不染,处于高标准的无菌状态,各种实验用的仪器井然有序地拍列着。

    技术人员们正在做着紧张的实验,没人注意到王学平已经进到了室内。

    伍河谷正想开口介绍提醒一下聚精会神搞实验的部下,王学平及时发现并阻止了他,摆着手,小声说:“没必要搞那些官僚形式主义,这个领域你们是专家,我是一窍不通的。”

    “唉,同样是领导,王主任您这种务实的作风,足以令不少领导惭愧啊!”伍河谷来自于科研体制僵化的国有企业,对于王学平这种只投资,不干预具体研究的做法,深表钦佩。

    “呵呵,专业领域,应该由专业人士来领导。做市场营销,我还稍微懂一点,搞技术嘛,只能拜托给伍工您了。”王学平谦逊地一笑,有些话只能听着,却不好表态。

    毕竟,搞技术的人,脑子里的政治意思不强,说不定哪一天就把他的话给传了出去。

    低调做人,务实做事,不图一时的虚名,一贯是王学平立身处事的根本。

    “伍工,最终调试完毕的时间,大致在什么时候?我好安排整体的生产和上市工作。”王学平小声咨询伍河谷。

    伍河谷掐着手指算了算,笑着解释说:“按照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,一项成功的实验,必须超过一千次,不出一次意外才算是成功,目前仅仅完成了六百次……”

    王学平听说还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,心想,那个时候,机器设备也正好运到了开发区内了,不会太过耽误生产的时间。

    拍板解决了几项资金问题,王学平坐车离开了科研所,当小车经过百货大楼的时候,王学平心中微微一动,要是能够找到一个接近洪梦瑶的方法,就太好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