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梨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之种田奋斗史 > 分卷阅读76

分卷阅读76

    儿新发现的两种食物已经被当今圣上下旨列为金夏国的新品粮食了,难不成你刘哥儿比当今圣上还有权威。”徐小林一脸讽刺说道。

    刘桂花瞧见徐小林那副嘴脸就恼怒,恨不得上前抓住徐小林狠狠扇几个耳光,但是还没动手,徐小林身旁的钱媚儿先一步道:“哎呀,林哥儿,你要知晓,有些人是吃不到嘴里叨念着,谁让他自个找死。”

    “钱媚儿,我要撕烂你那张臭嘴。”

    刘桂花像个疯子一样朝着钱媚儿跑去,钱媚儿转身就跑,徐小林一旁哈哈大笑,不断嘲讽刘桂花的像个疯子,一时间桃源村北边可热闹了。

    徐大强跑出来瞧见自己夫郎满头大汗,像个疯子一样立即上前拉住,并将其拉回家,“你不回家在外面瞎闹什么?”

    “钱媚儿那贱人竟然出口污蔑我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去闹腾不久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连你也教训我,啊……我怎么这么命苦,不仅儿子都背离我,现在还被全村人指着鼻子骂。”

    徐大强不高兴的起身离去,刘桂花立即不哭闹了,随后恶狠狠道:“江哥儿,都

    54第五十四章中秋

    “朕已经飞鸽传信给鸿轩了,明日启程去井河镇。”

    “啪!”

    慕容琦惊愕的盯着夏祁焱,随即想到夏鸿轩之前提起过夏祁焱要出宫的事,本以为只是说笑,没想到……

    “三哥是打算去见七弟。”

    夏祁焱微笑盯着夏靖苍,“你不想!”

    “哈哈,三哥说笑了,我可是很想去见见我十二年未见的七弟,不知我们那小霸王的昊然变成什么样了?”一身将军服的夏靖苍露出一脸柔和表情,完全和他那冷酷的面容不相付。

    金夏国都知晓,当今燕王可是用兵神将,有他在,旁边诸国不敢动。甚至还传闻,只要有燕王在,就没有败之言论,可见这位燕王在百姓心中地位。可是只有同燕王的亲信们知晓,他们的燕王虽面容冷峻,其实是个活跃之人,对待士兵如亲人。

    夏祁焱眉目间少了许多帝王锐气,多了一丝柔和,看来这位七王爷在夏祁焱心中的地位。

    慕容琦想起徐永轩的面容,嘴角勾起一丝小小的幅度,道:“皇上几时启程?”

    夏祁焱看向慕容琦,收回棋子,说道:“朕想赶在中秋前。”

    那不是后日就要出发了,慕容琦惊愕之时,夏祁焱落下棋子,并继续说:“明允,你同朕一同前往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即使你不让明允去,明允作为商人也会前去井河镇,听说,五哥最近在七弟那里捞了不少好处。”夏靖苍笑颜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都是江哥儿的功劳。”慕容琦谈起江易明,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丝温柔,让对面坐的夏祁焱和旁边的夏靖苍一丝惊异,很默契的想到了一块,难道明允喜欢这位哥儿不成?

    夏祁焱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之笑,“能让明允夸赞的哥儿,朕真想见见。”

    慕容琦尴尬的笑了笑,随即安静的陪夏祁焱下棋,旁边的夏靖苍笑了两声,起身站起,“三哥,我这就去安排出宫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嗯,别忘记通知鸿轩。”

    “三哥放心,我猜五哥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。”

    夏擎苍这话不假,远在邯阳县的夏鸿轩确实在准备夏祁焱的到来之事,毕竟皇上很少出宫,这次若不是找到了七弟,恐怕三年五载也不会出宫一次。

    “王爷,这事要不要通知文王殿下一声。”暗卫从旁询问。

    “不用了,文博他管不住嘴,此事在皇上来时不准透露半点风声。”夏鸿轩一脸严肃说道。

    旁边的暗卫立即跪在地上齐声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嗯,酒楼的事情如何了。”

    “回王爷,正在赶工修建,不过按照江哥儿说的图纸建造,恐怕还差一样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“就是江哥儿口中的玻璃。”

    玻璃一事很早之前就被江易明研究出来了,但是效果还不能称得上好,建造酒楼,不如说是商城,这玻璃怎么说也要牢实。

    虽不能同现代社会的钢化玻璃相比,但是也要经得起一个人的敲打,不然这玻璃不是白做了。

    明白暗卫所说的,夏鸿轩起身站起,“这事本王前去询问清楚,你们继续追查周沟,务必要在皇上到来之前将人抓住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夏鸿轩点头后,暗卫消失不见,随即夏鸿轩才离开庄子,前去桃源村。

    此时的桃源村格外热闹,因为谷粒大丰收的事,桃源村的村民拥挤道徐永年门前,吵闹着要订购谷粒种子,并希望江易明教他们谷粒增长的方法。

    王九儿一脸佩服看着江易明,“易明,你瞧,外面的村民都把你当神仙了,说你一定是福星降世,不然怎么可能一亩地足足翻了一翻。”

    福星降世!神仙?这古代人真是能猜想,不过是增产了几百斤,用得着这么激动吗?如果江易明这心思被王九儿等人知晓,绝对会狠狠批一顿,知不知这增产几百斤对他们这些穷苦百姓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“九儿哥,没那么夸张,我只是用对了种植方法,并无其他本领,还是那句话,合理种植,精心呵护,想不增产都难。”

    这话不错,徐永年他们按着江易明的指示种植谷粒,加上精心呵护,他们的谷粒也足足增加了几百斤,放在以前,肯定不敢想象。

    谁家谷粒这么丰收,保证不用一日,旁边的村甚至镇上、县城准知道。

    “明哥,你别谦虚,如若不是你,这谷粒还是一样没用。”夏文博的话引来旁人点头赞同。

    徐永年因为按照江易明的方法,十亩良田全部种植了谷粒,收了六千五百斤,上交了五百斤谷粒,留下一千斤谷粒,五千斤谷粒全部拿去卖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世界不是杂交水稻,所以谷粒大小均匀,加上精心呵护,来收购的老板直接开了二十铜板一斤,这样算下来,足足卖了一百两。

    “一百两,你确定是一百两没错。”王九儿和来家里的里正听到这个数字惊呆了。

    徐永春点头,江易明一旁诧异,“不是很正常吗?若是将这些谷粒脱壳买米,不说一百两,一百五十两也不嫌多。”